手干燥是什么原因

2.76万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手干燥可能由环境干燥、频繁接触刺激物、皮肤疾病、营养缺乏、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手干燥通常表现为皮肤脱屑、紧绷、皲裂等症状,可通过保湿护理、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环境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长期处于空调房等干燥环境,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加快。表现为手掌及指腹皮肤粗糙、起皮,可能伴随轻微瘙痒。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洗手后及时涂抹含尿素、凡士林等成分的护手霜,避免直接接触冷风或高温物品。

2、接触刺激物

频繁使用碱性洗涤剂、消毒剂或接触化学溶剂,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常见于家庭主妇、医护人员等职业群体,症状多为指尖皲裂、疼痛。日常需减少直接接触刺激物,操作时佩戴橡胶手套,清洁后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型护手霜。

3、皮肤疾病

手部湿疹、银屑病等疾病会导致皮肤角化异常。湿疹患者可能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银屑病则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需遵医嘱使用卤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物,严重时口服阿维A胶囊调节免疫。

4、营养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或必需脂肪酸会影响皮脂分泌。这类人群往往伴随全身皮肤干燥,指甲脆裂。可通过增加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等食物补充营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等制剂。

5、年龄增长

中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天然保湿因子减少,手部皮肤变薄易干燥。表现为掌纹加深、角质层增厚,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建议选择含透明质酸、角鲨烷的高保湿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夜间可厚涂护手霜后佩戴棉质手套加强吸收。

日常需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手,水温控制在37度以下为宜。洗手后3分钟内是涂抹保湿产品的黄金时间,可选择无香精、无酒精的温和配方。若出现持续红肿、渗液或疼痛性裂口,可能合并感染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等特殊人群出现手干燥时,应优先排查基础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