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会引起低血压吗

3.27万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熬夜一般不会直接引起低血压,但可能通过间接机制影响血压调节。低血压通常与遗传、脱水、药物副作用或心血管疾病等因素相关,而长期熬夜可能加重这些潜在问题。

熬夜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被打破。这种情况下,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短暂血压波动,但多为血压升高而非降低。熬夜还可能引发疲劳、脱水或饮食不规律,这些因素可能间接导致血容量不足或电解质紊乱,从而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对于本身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心脏功能异常的人群,熬夜可能加重原发病症状,表现为血压进一步下降。

极少数情况下,长期熬夜可能诱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导致醛固酮分泌减少,出现持续性低血压。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消瘦、皮肤色素沉着等特征性表现,需通过内分泌检查确诊。某些特殊体质人群在熬夜后可能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亢进,表现为突发血压下降伴晕厥,但属于一过性反应。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若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可适量增加水和盐分摄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对于反复发作的低血压,应及时排查贫血、心律失常等潜在疾病。避免连续熬夜,夜间工作期间建议每2小时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