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出血

3.35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出血可能与手术创面渗血、抗凝药物使用过量、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术后出血是深静脉血栓治疗的常见并发症,需根据出血程度采取针对性处理。

手术创面渗血通常表现为切口局部少量渗血或皮下淤青,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活动过早有关。轻微渗血可通过局部加压包扎、冰敷等方式控制,同时监测凝血功能。若渗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血红蛋白下降,需排查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点。抗凝药物过量可能导致广泛皮下出血甚至内脏出血,常见于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剂量调整不及时。此时需暂停抗凝并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必要时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拮抗。血管损伤性出血多表现为突发肿胀疼痛伴血红蛋白快速下降,与术中血管壁损伤或血栓脱落有关,需紧急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严重时需介入栓塞或二次手术止血。

术后应保持术肢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避免剧烈活动或按摩患肢。观察敷料渗血情况并记录出血量,每日测量腿围变化。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如鱼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格按照医嘱监测凝血功能,出现头晕心悸、伤口渗血增多或肢体剧烈肿胀时应立即就医。术后2周内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预防血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