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年轻人可能会得糖尿病,糖尿病并非中老年人专属疾病,年轻人也可能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肥胖等原因患病。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父母或近亲属患有糖尿病,年轻人患病概率会显著增加。1型糖尿病与特定基因变异相关,2型糖尿病也受多基因遗传影响。对于有家族史的年轻人,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早发现异常。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过量摄入含糖饮料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加重胰腺负担,久坐不动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年轻人群提前出现糖代谢异常。
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尤其是腹型肥胖。脂肪组织过度堆积会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近年来年轻人肥胖率上升,使得糖尿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部分年轻孕妇可能出现妊娠期糖尿病,这与孕期激素变化和体重增长过快有关。虽然多数产后可恢复,但这类人群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孕期需严格进行糖耐量筛查,产后也需持续关注血糖状况。
1型糖尿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由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所致。这类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等都可能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年轻人突发糖尿病。
年轻人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合理体重,规律运动,均衡饮食,限制精制糖摄入。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应定期检测血糖指标,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及时就医。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通过药物、饮食和运动综合管理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