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身体一碰就容易淤青可能与血小板减少、血管脆性增加、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缺乏、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轻微碰撞后出现淤青通常与毛细血管脆弱或轻度凝血异常相关,严重淤青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凝血功能下降,轻微外伤即可引发皮下出血。常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患者可能伴随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氨肽素片等药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毛细血管壁结构异常或弹性下降时容易破裂出血,常见于老年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患者皮肤可见针尖样出血点,可能伴有瘙痒或关节肿痛。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可遵医嘱使用芦丁片、维生素C片改善血管通透性。
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会影响止血过程,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腔出血、术后出血不止等情况。需通过凝血四项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补充相应凝血因子或维生素K,如注射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注射液。
维生素C或维生素K长期摄入不足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和凝血因子活化。患者可能伴随牙龈肿胀、伤口愈合延迟等症状。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K1片等补充剂。
如血管性血友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先天性疾病,患者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可能伴随家族史。需通过基因检测和特殊凝血试验确诊,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选择去氨加压素注射液、新鲜冰冻血浆等替代治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磕碰和剧烈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若淤青反复出现或伴随其他出血症状,建议及时就诊血液科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避免擅自使用抗凝药物或活血化瘀类中药,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