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手术并发症有哪些

2.56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室间隔缺损手术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心律失常、残余分流、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1、术后心律失常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较易发生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可能与手术操作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干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有关。轻度心律失常通常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进行治疗,必要时需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

2、残余分流

残余分流是指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仍存在左右心室间的异常血流通道,多因缺损边缘缝合不严密或补片移位导致。小量残余分流可能无明显症状,大量分流可引起心力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残余分流的主要方法,少量分流可观察随访,中大量分流可能需再次手术干预。

3、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手术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概率较低但后果严重,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心脏杂音变化、栓塞现象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可降低发生率,确诊后需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万古霉素进行长期治疗。

4、肺动脉高压危象

术前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导致右心衰竭甚至猝死。危象发作时表现为低氧血症、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需立即给予吸入一氧化氮、静脉使用前列环素类药物如依前列醇钠等降低肺动脉压力,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5、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心脏手术后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四肢湿冷等休克症状。可能因心肌保护不足、手术创伤、心律失常等因素导致心功能受损。治疗包括正性肌力药物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血管活性药物如硝酸甘油注射液支持,严重者需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

室间隔缺损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心功能恢复情况。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逐步恢复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心悸、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有助于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