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小孩肛门痒可能由蛲虫感染引起,可通过保持清洁、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环境消毒、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蛲虫感染通常与卫生习惯差、接触污染物、免疫力低、家庭传播、重复感染等因素有关。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儿会阴及肛门,勤换内裤并用沸水烫洗。教导孩子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抓挠肛门防止虫卵扩散。剪短指甲减少藏匿虫卵概率,夜间可穿连体睡衣阻断搔抓行为。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颗粒、甲苯咪唑咀嚼片等驱虫药。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蛲虫成虫及虫卵,用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头晕。服药期间观察排便情况,两周后需复查确认虫体是否排净。
适当增加南瓜子、胡萝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肠道蠕动排出虫体。避免生冷食物,餐具要高温消毒。可少量食用蒜泥、洋葱等具有驱虫作用的食材,但不宜过量刺激胃肠。
患儿衣物床单需用60℃以上热水浸泡,玩具桌椅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庭成员应同步排查感染情况,避免交叉传染。卫生间重点清洁坐便器边缘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
首次驱虫后间隔2周需再次用药阻断孵化期虫卵,连续3次粪便检查阴性可确认治愈。期间若发现孩子磨牙、食欲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复诊。幼儿园等集体环境需告知老师进行群体防治。
家长需监督孩子养成不吸吮手指、不赤脚玩耍等卫生习惯,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儿童卧室。可定期食用酸奶调节肠道菌群,避免长期使用驱虫药。若瘙痒持续或出现血便、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其他寄生虫感染或肛周疾病。集体生活的儿童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寄生虫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