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是因为什么

3.71万次浏览

葛伟 副主任医师

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环境温度过高、免疫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通常表现为体温超过37.5摄氏度,可能伴随畏寒、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儿童发烧最常见的原因,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持续3-5天,可能伴随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恢复。

2、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链球菌肺炎等也会导致发烧。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体温波动较大,可能伴随局部红肿、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治疗。避免擅自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3、疫苗接种反应

部分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反应,如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这种发烧通常出现在接种后24-48小时内,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下,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家长可适当减少衣物,使用退热贴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4、环境温度过高

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在高温环境或包裹过严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这种情况体温多不超过38摄氏度,去除高温因素后可迅速恢复正常。家长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适当补充水分。若体温持续不降需排除其他病因。

5、免疫系统疾病

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也会引起反复或持续发烧。这类疾病通常伴随特征性表现,如皮疹、关节肿痛、结膜充血等。家长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丙种球蛋白、泼尼松片等药物治疗。长期不明原因发烧需完善相关检查。

家长发现小孩发烧时,应先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38.5摄氏度以下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随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发烧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适量补充水分,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等不当降温方式。退烧药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注意用药间隔时间。恢复期仍需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定期复查直至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