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去除后牙龈还能长出来吗

1.8万次浏览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结石去除后牙龈通常无法完全再生,但通过规范治疗和护理可改善牙龈健康状态。牙结石长期刺激会导致牙龈萎缩和牙周组织破坏,及时清除结石并配合牙周治疗有助于控制炎症,促进牙龈部分修复。

牙结石是矿化的牙菌斑沉积物,长期压迫牙龈会导致牙龈退缩和牙槽骨吸收。清除牙结石后,已萎缩的牙龈组织无法像皮肤一样完全再生,但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可消除炎症刺激,使剩余牙龈组织恢复紧贴牙面的健康状态。轻度牙龈退缩患者可能观察到牙龈边缘轻微回升,这主要是炎症消退后组织水肿减轻的表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再生。对于中重度牙龈萎缩,牙周手术如游离龈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术等可部分覆盖暴露的牙根面。

少数情况下,青少年患者因牙结石导致牙龈炎但未发生不可逆牙周破坏时,及时去除刺激因素后牙龈形态可能接近恢复正常。但成年人尤其是长期牙周炎患者,牙龈结缔组织和牙槽骨已发生病理性吸收,即使彻底清除牙结石也难以实现解剖学意义上的再生。此时治疗重点应转向控制炎症进展,通过膜龈手术结合骨增量技术改善美观和功能。

日常需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避免牙结石重新堆积。吸烟、糖尿病等全身因素会加重牙周组织破坏,应同步控制。若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需及时复诊,由牙周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进一步手术治疗。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防止牙龈继续退缩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