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止疼药对伤口的副作用主要包括胃肠刺激、出血风险增加、愈合延迟、过敏反应及药物依赖。需根据药物类型和个体差异综合评估,建议严格遵医嘱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胃肠黏膜损伤,表现为腹痛或黑便,伤口合并消化道溃疡者风险更高。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抗血小板作用可能增加术后创面渗血概率,尤其对于接受大范围清创或植皮手术的患者。部分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过量使用可能干扰肝酶代谢,间接影响蛋白质合成,延缓胶原纤维形成。少数患者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长期滥用含可待因的复方制剂可能引发耐受性,掩盖感染性伤口的疼痛信号,延误治疗时机。
伤口恢复期间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定期观察伤口红肿、渗液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复查。非必要情况下尽量减少强效镇痛药使用时长,优先选择物理镇痛如冷敷等方式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