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狂犬疫苗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越早接种效果越好,最佳接种时间是在暴露后24小时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的唾液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传播,一旦发病致死率极高。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阻断病毒侵入神经系统。
狂犬疫苗的接种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暴露后1-3天内接种能最大限度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此时病毒尚未大量复制扩散。若伤口位于头面部等神经丰富区域,或属于三级暴露,需立即接种并联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超过7天再接种疫苗,虽然仍有一定效果,但保护率会显著下降。对于既往未完成全程免疫者,即使延迟接种也建议补种,但需根据医生评估调整方案。
狂犬疫苗需按规范程序接种,通常采用五针法或四针法。五针法分别于第0、3、7、14、28天各接种一剂,四针法则在第0天接种两剂,第7、21天各一剂。接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和服用免疫抑制剂,完成全程接种后需检测抗体水平确认免疫效果。若暴露前已进行预防性接种,暴露后仅需加强两针即可激活免疫记忆。
被动物致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除接种疫苗外,还需根据伤口情况配合破伤风预防和抗感染治疗。建议所有接触狂犬病病毒高风险人群提前接种暴露前预防疫苗,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职业暴露者。若无法确定致伤动物是否携带病毒,应按暴露后程序全程接种,不可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