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窦炎和咽喉炎同时发作时,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物理治疗、饮食调整及生活习惯改善等方式综合干预。鼻窦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随鼻塞、头痛等症状;咽喉炎可能与咽喉黏膜炎症或过敏有关,表现为咽痛、咳嗽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
细菌性鼻窦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过敏性咽喉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若存在脓性分泌物,可短期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咽喉局部疼痛明显时,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减轻炎症。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
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窦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肿胀。可每日重复进行1-2次,冲洗时保持头部倾斜避免呛咳。儿童或操作困难者可选择鼻腔喷雾替代。该方法对鼻窦炎引起的后鼻滴漏所诱发的咽喉刺激有缓解作用。
急性期可采用局部热敷促进鼻窦区域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和鼻塞。咽喉部不适可用淡盐水漱口,或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超声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药物对缓解咽喉干燥、咳嗽有帮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雾化药物成分。
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食物加重咽喉黏膜损伤。适量增加温开水、蜂蜜水摄入,有助于稀释黏液。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但需注意柑橘类水果可能刺激咽喉。过敏体质者需排查并回避牛奶、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减少烟雾对呼吸道的刺激。睡眠时垫高枕头可减轻鼻窦充血导致的夜间咳嗽。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扩散至中耳或咽喉。保持室内通风清洁,定期更换床单以减少尘螨等过敏原接触。
鼻窦炎合并咽喉炎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用嗓。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改善通气功能,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或污染物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发热、耳痛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加重,须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恢复期可逐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增强抵抗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