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流脓水可能与外伤感染、毛囊炎、湿疹继发感染、脓疱疮、糖尿病皮肤病变等原因有关。脓液通常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白细胞和坏死组织混合物,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或伤口处理措施。
皮肤破损后未及时清洁消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可导致化脓性炎症。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伴黄色脓液渗出,严重时出现发热。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外敷莫匹罗星软膏,口服头孢呋辛酯片,必要时需外科清创。
毛囊细菌感染常见于多汗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特征为红色丘疹顶端出现黄白色脓头,破溃后渗出脓血混合物。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配合克拉霉素分散片,避免挤压患处。
慢性湿疹患者因皮肤屏障破坏易继发感染,表现为原有皮损处出现脓疱和渗液。需先使用硼酸溶液湿敷,再交替涂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控制炎症与感染。
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口鼻周围。初期为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结痂。治疗需口服阿奇霉素颗粒,局部使用盐酸金霉素软膏,患儿衣物应煮沸消毒。
长期高血糖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轻微外伤即可发展为慢性溃疡伴脓性分泌物。需控制血糖基础上,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日常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自行挑破脓疱。穿着透气棉质衣物,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出现发热、脓液恶臭或皮损扩散时须立即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警惕败血症风险。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