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股骨头坏死在出现严重塌陷、持续性疼痛影响日常活动或关节功能严重受限时通常建议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处理方式主要有髓芯减压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指征需结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综合评估。当X线或核磁共振显示股骨头塌陷超过2毫米,关节面出现明显不平整,且患者出现夜间静息痛、行走距离显著缩短、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超过50%时,保守治疗效果往往有限。此时延迟手术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加重,增加后续手术难度。对于年轻患者,早期可选择保留股骨头的手术如带血管蒂骨移植,但若坏死面积超过30%且处于晚期,人工髋关节置换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术后康复期需严格避免负重,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部分患者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存在快速进展的高危因素也应考虑手术干预。这包括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等明确诱因未解除,连续随访显示坏死区域扩大,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等情况。特殊职业如重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为维持工作能力可能需更积极的手术策略。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排除活动性感染,并做好术后抗凝预防血栓的准备。
股骨头坏死患者无论是否手术,均需避免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术后应遵医嘱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使用拐杖辅助行走3-6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和关节过度负重,同时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出现异常疼痛或假体松动感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