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室壁瘤、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属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内膜下心肌坏死,并发症风险与梗死范围及治疗及时性密切相关。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常见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细胞坏死释放钾离子等电解质,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需持续心电监护,必要时使用胺碘酮注射液或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控制心律,严重者需植入临时起搏器。
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急性左心衰,表现为呼吸困难、肺水肿。梗死区域心肌顿抑或坏死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可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肺淤血,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血管。长期需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室重构。
大面积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并伴器官灌注不足。需紧急使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提升心肌收缩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死亡率较高,需在CCU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坏死心肌被纤维组织替代后形成局部膨出,可能引发血栓栓塞或顽固性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瘤体较大时需手术切除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口服华法林钠片抗凝可预防附壁血栓形成。
梗死区心肌软化可能在发病1周内发生游离壁破裂,表现为心包填塞和电机械分离。急诊需心包穿刺减压并紧急开胸修补,但抢救成功率极低。高龄、女性及未及时再灌注治疗者风险更高。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每日监测心率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出现胸闷气促加重或新发心悸时需立即复查心电图,每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