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下降通常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有关。糖尿病引发体重下降的原因主要有胰岛素缺乏导致脂肪分解加速、血糖控制不佳引发渗透性利尿、肌肉蛋白分解供能增加、胃肠功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异常。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组织供能。脂肪分解会产生大量酮体,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这种情况常见于1型糖尿病或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持续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渗透性利尿。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随尿液排出,造成脱水状态。患者可能出现多尿、口渴等症状,需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
当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供能时,机体通过分解肌肉蛋白质获取能量。这会导致肌肉组织逐渐减少,表现为四肢消瘦但腹部脂肪堆积。此类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可配合格列美脲片等促胰岛素分泌剂治疗。
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自主神经,引发糖尿病性胃轻瘫。胃排空延迟会导致早饱、恶心等症状,影响食物摄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慢性腹泻,造成营养吸收障碍。可尝试多潘立酮片改善胃动力,同时使用西格列汀片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显著升高,即便增加饮食摄入仍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典型表现包括心悸、怕热、手抖等,需通过甲巯咪唑片控制甲状腺功能,并调整降糖方案如使用达格列净片等。
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阻抗训练维持肌肉量。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记录三餐饮食情况,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