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怎么检查

2.45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测、静脉造影、CT静脉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等方式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进行等优点。该检查通过超声波成像观察静脉内血流情况,能够直观显示血栓的位置、范围和阻塞程度。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患者只需暴露检查部位并配合医生调整体位。对于髂静脉、股静脉等深部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较高,但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2、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检测是通过血液化验评估血栓形成的筛查手段。当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溶解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会显著升高。该检查操作简单,抽血后1-2小时即可获取结果,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急性血栓,但阳性结果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D-二聚体升高,因此不能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3、静脉造影

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通过向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拍摄X光片,可清晰显示静脉系统全貌及血栓充盈缺损。该检查对血栓的定位和范围判断最准确,尤其适用于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或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但属于有创检查,需穿刺静脉并可能引起造影剂过敏、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临床已逐渐被无创检查替代。

4、CT静脉成像

CT静脉成像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的三维成像技术,能同时评估深静脉和肺动脉情况,对髂静脉、下腔静脉血栓的显示优于超声。该检查适用于疑似合并肺栓塞或盆腔静脉血栓的患者,扫描速度快且不受肠气干扰,但存在辐射暴露和造影剂风险,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磁共振静脉成像

磁共振静脉成像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静脉系统图像,无须电离辐射,对孕妇和造影剂过敏者较安全。该技术能清晰显示解剖变异和血管外压迫因素,对盆腔和腹部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较高。但检查时间长、费用昂贵,且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受限,目前多用于特殊病例或科研领域。

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栓脱落。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并抬高患肢,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恢复期可穿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日常注意避免久坐久站,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肥胖者需减轻体重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