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会导致肾动脉狭窄吗

4.98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肾性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动脉狭窄,但并非所有肾性高血压患者都会出现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通常由肾脏实质性疾病或肾血管病变引起,而肾动脉狭窄是肾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

肾性高血压与肾动脉狭窄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长期未控制的肾性高血压可能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导致肾动脉管腔逐渐狭窄。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当斑块发生在肾动脉时就会造成管腔狭窄。另一方面,肾动脉狭窄本身也会引发肾血管性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压持续升高。

少数情况下,某些特殊类型的肾性高血压可能直接与肾动脉狭窄相关。例如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疾病可同时累及肾脏实质和肾动脉,既引起肾实质损害导致高血压,又造成肾动脉狭窄。肾脏肿瘤压迫肾动脉、肾动脉栓塞等特殊情况也可能同时表现为肾性高血压和肾动脉狭窄。

建议肾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肾功能和肾血管检查,包括尿常规、血肌酐、肾脏超声等基础项目,必要时可进行肾动脉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日常生活中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血压控制目标通常设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具体目标值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若确诊合并肾动脉狭窄,应根据狭窄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或血管介入治疗,并遵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