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高血压性心脏病症状主要包括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可能由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胸闷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可能与心肌供血不足有关。长期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缺氧时可出现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患者可能伴随心前区疼痛、出汗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改善心肌供血药物,同时控制血压达标。
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或心搏增强感,可能与高血压引起的心室肥厚及心律失常有关。患者常自觉心跳沉重或不规则,可能伴随头晕、乏力。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呼吸困难多发生在体力活动时,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有关。患者可能感觉气短、呼吸费力,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配合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功能。
下肢水肿通常从足踝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有关。按压水肿部位可出现凹陷,常伴随尿量减少。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必要时联合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患者常在夜间平卧时突发气促,需坐起缓解。这与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有关。治疗需抬高床头,遵医嘱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改善心功能药物,严重时需住院进行氧疗。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需长期规律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肾功能。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