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主要有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皮肤干燥、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治疗方式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饮食调整、定期监测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碘缺乏等因素有关,需根据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患者常感觉异常怕冷,即使在温暖环境中仍需要厚衣物保暖。伴随肌肉能量代谢障碍,可能出现持续性的疲劳感,日常活动后易出现气促或肢体沉重。这种情况需通过血清TSH和FT4检测确诊,治疗以左甲状腺素钠片补充为主,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等。
由于机体分解代谢减慢,即使饮食量未增加也可能出现体重上升,尤其表现为面部和四肢的非凹陷性水肿。部分患者会误认为是单纯肥胖而盲目节食,反而加重代谢紊乱。建议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配合低热量高膳食纤维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调整代谢。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皮肤角蛋白合成,导致皮肤粗糙脱屑,尤其好发于肘部、膝盖等部位。患者可能同时出现毛发稀疏、指甲脆裂等表现。日常护理建议使用温和保湿剂,如含尿素成分的润肤霜,严重者可联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改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对甲状腺激素敏感,患者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近期记忆障碍等认知功能下降表现,老年患者可能被误诊为痴呆。这种情况需要与阿尔茨海默病鉴别,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诊断。及时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后,多数患者的认知功能可逐步恢复。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合成减少,引发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类似抑郁症的表现。但抗抑郁药物对此类情绪障碍效果有限,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从根本上改善。治疗期间建议记录情绪变化,配合心理咨询疏导。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但应避免过量以免诱发甲状腺功能波动。规律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每3-6个月需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TSH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心悸、多汗等药物过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妊娠期患者需更频繁监测,确保TSH维持在特定范围以保障胎儿神经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