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恢复视力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进行视力训练、使用药物治疗、实施激光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等方式改善。视力下降可能与遗传因素、用眼过度、眼部疾病、外伤、年龄增长等原因有关。
近视、远视或散光患者可通过验光后佩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矫正眼镜能调整光线折射路径,使影像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需定期复查并根据度数变化更换镜片,避免过度依赖眼镜导致睫状肌功能退化。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
通过眼球运动训练、远近焦点切换、晶体操等方法可增强睫状肌调节能力。每日坚持15分钟视力训练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对假性近视和早期老花眼有一定改善作用。训练时需保持环境光线适宜,避免在移动环境中进行。
部分眼部疾病导致的视力下降需遵医嘱使用药物。细菌性结膜炎可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青光眼患者需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干眼症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所有药物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使用。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适用于18岁以上且度数稳定的近视患者。全飞秒激光手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矫正视力,术后需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术前需进行角膜厚度、眼压等全面检查,有圆锥角膜倾向者禁止手术。
白内障或高度近视患者可选择晶体置换手术。将混浊的天然晶体替换为多功能人工晶体,能同时解决屈光不正问题。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定期复查眼底情况,避免提重物和弯腰动作。
日常需保持用眼卫生,每用眼40分钟远眺5分钟,阅读距离保持30厘米以上。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在昏暗或强光环境下用眼。儿童青少年应保证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定期监测。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