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肺炎可通过规范用药、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小儿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配合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或奥司他韦颗粒。用药须完成全程疗程,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支原体肺炎患儿可能需要使用红霉素肠溶片或克拉霉素分散片。
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3次。患儿应少量多次饮用温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饮用苹果汁补充电解质。咳嗽剧烈时可抬高床头30度,进食后保持直立姿势1小时防止呛咳。
流感季节避免带患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触患儿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玩具餐具每日煮沸消毒。
治疗结束后1周需复查血常规和胸片,确认炎症完全吸收。既往有反复肺炎史的患儿,建议每月进行1次肺功能评估。长期咳嗽患儿需要排除支气管异物或先天性气道畸形,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母乳喂养至少持续至6月龄,逐步添加含维生素A的辅食如胡萝卜泥。学龄前儿童每日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滴剂。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可咨询医生使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或匹多莫德颗粒调节免疫。
患儿康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食用雪梨炖川贝等润肺食材。卧室温度建议维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温差过大诱发咳嗽。恢复期2周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外出时注意增减衣物。若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或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