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与肝硬化患者吃饭一般不会传染。肝硬化本身不是传染性疾病,但若由病毒性肝炎引起,需警惕病毒传播风险。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病理改变,常见病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单纯肝硬化不会通过共餐传播,因为其本质是肝组织纤维化而非感染。但若患者同时患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可能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日常共餐时唾液接触不会导致传染,但需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餐具如牙刷、剃须刀。乙型肝炎病毒通过破损黏膜或皮肤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等体液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传播。我国已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健康人群接种后具有免疫力。
若肝硬化患者合并活动性病毒性肝炎,其家庭成员应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未接种者需补种疫苗。共餐时注意餐具消毒,避免食物被患者血液污染。肝炎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常规烹饪温度即可灭活。对于不明原因的肝硬化患者,建议其完善肝炎病毒筛查以明确病因。
日常接触无需过度担忧,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即可。肝硬化患者应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进食粗糙尖锐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家属可协助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加重表现,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