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痔疮患者需注意保持肛周清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久坐久站、规范用药及及时就医干预。痔疮是直肠下端或肛管静脉丛充血肿大所致,主要与便秘、妊娠、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保持肛周清洁是基础护理措施。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或使用无酒精湿巾擦拭,避免用力摩擦。每日可进行1-2次温水坐浴,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肿胀。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局部潮湿刺激。清洁后轻轻拍干而非擦干,必要时可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保护皮肤屏障。
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主食可选用燕麦、糙米等全谷物,蔬菜以菠菜、西蓝花等高纤维品种为主,水果推荐火龙果、猕猴桃等带籽类。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减少咖啡、浓茶等可能加重便秘的饮品。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但需避免过度依赖通便药物。
避免久坐久站等体位性压迫。每静坐1小时应起身活动5分钟,办公时可使用中间镂空的痔疮坐垫分散压力。提重物时注意收紧核心肌群,避免突然增加腹压。孕妇可采取侧卧位减轻盆腔压力,排便时建议使用脚凳抬高膝关节形成蹲姿体位。规律进行提肛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收缩肛门肌肉。
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外用药可选择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缓解局部症状,口服地奥司明片可改善静脉回流。出现血栓性外痔时可短期使用化痔栓,但含利多卡因的局部麻醉药不宜长期使用。禁止自行使用强效止血或腐蚀性药物,抗生素类软膏仅适用于合并感染的情况。
当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痔核脱出无法回纳时需及时就医。III-IV度内痔可能需要胶圈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环形混合痔可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需保持创面清洁,按医嘱使用太宁栓等促进修复的药物。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征兆。
痔疮患者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晨起后饮用温水刺激胃肠反射,固定时间如厕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长期出差或旅行时准备便携式坐浴盆,气候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预防便秘。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优先控制原发病,老年患者注意预防因反复出血导致的贫血。建议每半年进行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