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胎儿在母体内通常不会排便,但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胎粪排入羊水的情况。胎粪是胎儿肠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由消化液、脱落细胞和羊水成分构成。正常情况下胎粪会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排出。
健康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脐带获取营养和氧气,代谢废物也通过胎盘由母体排出。胎儿吞咽羊水后,肠道会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剩余物质逐渐形成黏稠的胎粪储存在结肠中。胎儿肛门括约肌在孕期保持紧张状态,加上母体孕激素抑制肠道蠕动,共同防止宫内排便。妊娠晚期胎粪量约60-200克,呈墨绿色无臭味。
当胎儿出现宫内窘迫时,缺氧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和肠蠕动增强,引发胎粪提前排入羊水。这种情况多见于超过预产期、胎盘功能不全或脐带受压的胎儿。胎粪污染羊水可能引发胎粪吸入综合征,增加新生儿呼吸困难风险。产科医生可通过羊水镜检或胎心监护发现异常,必要时采取紧急剖宫产。
孕妇应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关注胎动变化。发现胎动异常减少或羊水颜色异常时需立即就医。孕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有助于维持胎盘功能。建议每天左侧卧位休息,改善子宫胎盘血流,降低胎儿缺氧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