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肛门外的肉球通常由痔疮、肛周脓肿或肛乳头肥大等疾病引起,可通过温水坐浴、局部用药、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切除等方式消除。肛门外的肉球可能与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分娩、辛辣饮食或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常伴随排便疼痛、出血或瘙痒等症状。
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肛门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核水肿。坐浴后保持肛门干燥,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该方法适用于早期痔疮或术后恢复,对血栓性外痔引起的肉球肿胀有较好缓解作用。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含人工麝香、冰片等成分,能消肿止痛;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可形成保护膜隔离刺激;普济痔疮栓含地榆炭可收敛止血。药物需在排便后清洁肛门使用,孕妇应避免含麝香制剂。
适用于Ⅰ-Ⅱ度内痔,将聚桂醇注射液注入痔核基底部使血管纤维化。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可能出现短暂肛门坠胀感,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等并发症。
通过器械将特制胶圈套扎在痔核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脱落。治疗过程约5-10分钟,术后2-3天痔核会自行脱落,期间可能出现轻微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
传统外剥内扎术适用于混合痔,PPH术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术后需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创面完全愈合需2-4周。
日常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每30分钟起身活动。出现持续出血、肉球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时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谨慎选择治疗方案。术后恢复期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