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白内障防治的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白内障可能与年龄增长、遗传、外伤、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畏光、复视等症状。
减少紫外线暴露可延缓白内障进展,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吸烟者戒烟有助于降低氧化应激损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会加速晶状体混浊。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深色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蓝莓等,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吡诺克辛钠滴眼液通过抑制醌类物质产生延缓病情,适用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谷胱甘肽滴眼液可改善晶状体代谢,对代谢性白内障有一定缓解作用。苄达赖氨酸滴眼液能抑制晶状体蛋白变性,但需持续使用3-6个月方可见效。口服维生素B2片联合维生素C片可能辅助改善营养代谢型白内障。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是主流术式,切口仅2-3毫米,适用于大多数成熟期白内障。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精度更高,特别适合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需按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炎症。严重晶状体脱位者可能需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
杞菊地黄丸对肝肾阴虚型早期白内障有辅助疗效,需连续服用2-3个月。针灸选取睛明、攒竹等穴位可能改善局部循环。决明子、菊花代茶饮可缓解视疲劳症状。中药熏蒸疗法需在专业机构操作,避免烫伤。中医方案应配合现代医学检查定期评估效果。
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裂隙灯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突然下降、眼痛需立即就诊排除并发症。术后患者应按期复查人工晶状体位置。家族遗传性白内障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咨询。监测眼压可早期发现继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防治需根据病程阶段选择合适方案,早期以生活干预和药物控制为主,视力低于0.3或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手术。术后仍需避免强光刺激和过度用眼,保持膳食均衡摄入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营养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每用眼1小时休息10分钟。出现眼红、眼痛等异常及时复诊,不可随意使用含激素眼药水。建议建立个人眼健康档案,系统追踪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