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怀孕前三个月属于危险期,主要与胚胎发育不稳定、流产概率较高有关。该阶段胎儿器官分化形成,易受遗传缺陷、母体疾病、药物毒性、感染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先兆流产、胚胎停育等风险。
孕早期是胎儿神经管、心脏等重要器官分化阶段。此时细胞分裂活跃但调控机制脆弱,若接触致畸因素如辐射、重金属或病毒,可能导致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孕妇需避免接触X射线、甲醛等有害物质,并每日补充0.4毫克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缺陷。
胎盘未完全形成时,孕激素依赖黄体分泌,水平不稳定易引发子宫收缩。部分孕妇会出现孕酮不足,表现为褐色分泌物或下腹坠胀,需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或地屈孕酮片进行保胎治疗,同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妊娠初期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尚未建立,可能发生排斥反应。患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者,流产风险显著增加。临床常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需进行免疫球蛋白输注。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白内障、听力丧失等后果。弓形虫感染多因接触生肉或宠物粪便引起,孕妇应避免进食未煮熟的肉类,处理生食后彻底洗手。出现发热症状需及时检测TORCH抗体。
约50%的早期流产与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有关,属于自然淘汰机制。高龄孕妇因卵子质量下降,21三体等异常概率上升。建议孕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妊娠7周后可通过超声检测胎心胎芽评估胚胎活性。
孕早期应保持每日摄入130克优质蛋白和200微克碘,避免剧烈运动和长途颠簸。出现持续腹痛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服用活血类药物。定期监测血HCG翻倍情况及孕酮水平,超声检查建议间隔2-3周进行,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胚胎稳定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