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肠胃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慢性肠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腹痛是慢性肠胃炎的典型症状,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呈隐痛或钝痛,进食后可能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持续性疼痛。伴随症状包括反酸、嗳气等。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长期饮食不洁或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诱发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里急后重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腹胀多因胃肠动力障碍或食物消化不良产生气体堆积所致,进食后症状明显。伴随打嗝、肠鸣音亢进等表现。与精神紧张或乳糖不耐受有关时,需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
消化不良表现为早饱、餐后不适,与胃酸分泌异常或消化酶不足有关。长期吸烟或高脂饮食会加重症状。伴随食欲减退、恶心等。需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胶囊帮助分解食物。
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导致体重进行性减轻,常见于合并肠黏膜损伤的患者。伴随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需排查是否存在克罗恩病等器质性疾病。治疗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素。
慢性肠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戒烟限酒。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易消化食物有助于胃肠修复。注意腹部保暖,饭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建议每餐七分饱,细嚼慢咽。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心理压力较大者可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