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遗尿症

3.1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现象,每周至少发生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主要与膀胱功能发育延迟、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或潜在疾病有关。

1、膀胱功能发育延迟

部分患儿因膀胱容量较小或逼尿肌过度活跃导致储尿功能不足。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多、尿量少,日间可能伴尿急症状。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延迟排尿等方法改善,严重时需配合生物反馈治疗。

2、抗利尿激素节律异常

正常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高峰缺失时,会导致夜间尿量过多。这类患儿常出现大量排尿,晨起尿比重偏低。可考虑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调节,但需严格监测血钠水平。

3、遗传倾向

父母有遗尿史者,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高。这类患儿多无其他伴随症状,通常随着年龄增长自然缓解。建议家长记录排尿日记,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4、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变故、学业压力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患儿可表现为情绪波动、日间尿频等。需通过心理疏导减轻焦虑,配合行为疗法如尿床报警器建立条件反射。

5、器质性疾病

少数病例与脊柱裂、糖尿病、尿路感染等疾病相关。若伴随发热、腰痛、多饮多尿等症状,需排查泌尿系统超声、尿常规等。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可能需要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家长应避免责备儿童,晚餐后限制液体摄入,睡前排空膀胱。使用防水床垫保护自尊心,日间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如中断排尿练习。若6岁以上仍未改善或伴随日间症状,需到儿科或泌尿外科就诊评估,必要时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