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新生儿肛周脓肿一般不会自愈,需及时就医处理。肛周脓肿可能与局部感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新生儿肛周脓肿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由于新生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肛周皮肤易受粪便刺激或尿布摩擦损伤,细菌侵入后易形成脓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硬结或轻微红肿,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明显肿痛、皮肤发亮、皮温升高,部分患儿可能伴随发热、哭闹不安、拒奶等全身症状。脓肿若未及时处理可能破溃流脓,甚至发展为肛瘘。
极少数表浅且感染轻微的小脓肿可能通过加强护理暂时缓解,但仍存在复发风险。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感染控制能力有限,脓肿可能向深部组织扩散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感染进展更快,风险更高。
建议家长发现新生儿肛周异常时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轻柔擦干,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并勤更换。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者可能需切开引流。哺乳期母亲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