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二次感染,但概率较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愈后,若再次接触传染源或未规范治疗,仍存在复发风险。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与共餐习惯、卫生条件等因素相关。
多数情况下,规范根除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的再感染率较低。根除方案通常包含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疗程结束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成功。治疗后注意分餐制、餐具消毒、避免生食等措施可降低再感染风险。免疫功能正常者复发多因治疗不彻底或再次接触传染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新感染。
少数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因耐药菌株或宿主免疫缺陷导致根除失败。耐药问题与抗生素滥用有关,如甲硝唑片耐药率较高地区需调整用药方案。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更易发生反复感染。此类人群需加强随访,必要时重复治疗并评估耐药性。
建议治愈后定期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监测,家庭成员同步筛查。日常注意手卫生、避免共用牙具,外出就餐使用公筷。若出现上腹痛、反酸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增加。西蓝花、酸奶等食物可能辅助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