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深处有耳屎怎么弄出来

4.06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朵深处有耳屎一般不建议自行掏挖,可通过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清理。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主要由外耳道皮肤腺体分泌,具有保护作用,通常可自行排出。若出现耳道堵塞、听力下降或疼痛时,需就医处理。

多数情况下耳屎会随着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自然脱落。外耳道皮肤有自洁功能,日常无须特殊清理。若耳屎较硬或量多,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软化耵聍,软化后由医生用专业工具如耵聍钩、吸引器清除。自行使用挖耳勺可能将耳屎推向更深处,甚至损伤鼓膜或引发感染。

少数情况下耳屎可能形成坚硬栓塞,导致耳闷、耳鸣或眩晕。此时需避免强行掏挖,尤其儿童外耳道狭窄更易受损。家长发现孩子耳道堵塞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能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或在内窥镜下精准取出。糖尿病患者或鼓膜穿孔者禁止自行冲洗耳道。

保持外耳道干燥有助于预防耵聍积聚,洗澡时可佩戴防水耳塞。避免频繁使用棉签清理,棉签可能将耳屎推入深部并刺激腺体分泌。若出现耳痛、流脓或听力骤降,可能合并中耳炎或外耳道炎,需尽快就医排查。定期体检时可请医生检查耳道情况,必要时进行专业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