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记忆力会变差

4.05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记忆力变差可能由遗传因素、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脑部疾病、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记忆功能相关的基因缺陷,可能导致早发性记忆力减退。这类情况通常伴随家族病史,表现为短期记忆能力下降、信息提取困难等症状。建议通过认知训练延缓进展,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胶囊、吡拉西坦片等脑代谢改善药物。

2、睡眠不足

长期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会影响海马体神经元的再生,导致记忆巩固障碍。患者常出现注意力涣散、遗忘近期事件等表现。需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严重失眠者可短期服用右佐匹克隆片辅助调节。

3、精神压力

慢性压力会持续升高皮质醇水平,损伤前额叶皮层与海马体的突触连接。典型症状包括思维迟缓、工作记忆能力下降等。可通过正念冥想、有氧运动缓解压力,焦虑症状明显时可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

4、脑部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等器质性疾病会直接破坏记忆相关脑区。患者多伴有定向障碍、执行功能受损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头部MRI明确诊断,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可配合多奈哌齐片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改善认知。

5、营养缺乏

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不足会影响髓鞘形成和神经递质合成。常见于长期素食或胃肠吸收障碍人群,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模糊等。应增加深海鱼、动物肝脏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补充甲钴胺片等营养制剂。

日常建议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动,有助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饮食上增加蓝莓、坚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控制精制糖和反式脂肪摄入。避免长期处于噪音、空气污染等不良环境,定期进行记忆训练如阅读、棋牌类活动。若记忆力持续恶化或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