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睡觉总咬舌头可能与睡眠姿势不当、牙齿咬合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发作、磨牙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睡姿、口腔矫正、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侧卧或俯卧时面部受压可能导致舌头位置异常,增加被牙齿误咬的概率。建议采用仰卧位睡眠,使用高度适中的枕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若伴有打鼾症状,可尝试侧卧时在背部放置支撑物防止翻身。
龅牙、缺牙或假牙不适配等口腔问题会改变牙齿与舌头的接触关系。长期咬舌可能引发舌缘溃疡或白斑。需进行口腔检查,必要时通过正畸治疗、牙冠修复或活动义齿调整改善咬合功能。
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疾病可能导致口腔肌肉控制失调。这类患者常伴随流涎、吞咽困难等症状。需神经内科评估,药物治疗可选用多巴丝肼片、盐酸普拉克索片等调节神经递质药物。
夜间癫痫小发作可能表现为不自主咬舌,发作后常有舌体伤痕或疲劳感。视频脑电图检查可确诊,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能有效控制发作频率。发作时需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
睡眠中无意识牙齿研磨会连带损伤舌侧组织。压力、焦虑是常见诱因,定制咬合垫可减少机械损伤。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仑片缓解焦虑,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改善症状。
日常应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保持卧室环境安静黑暗。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舌体反复溃疡或异常增生需及时活检排除癌变风险。记录睡眠日志有助于医生判断诱因,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异常肢体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