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婴儿老吐舌头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口腔不适、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口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婴儿吐舌头通常表现为频繁伸舌或舔舐嘴唇,可通过观察伴随症状、调整喂养方式、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新生儿至3月龄婴儿常出现无意识吐舌动作,这是探索口腔空间的自然行为。唾液分泌增多或萌牙期牙龈痒胀时,婴儿可能通过吐舌缓解不适。家长需注意清洁婴儿口周皮肤,避免唾液刺激引发红疹,无须特殊干预。
奶嘴孔过大导致奶流速过快,或辅食添加过早过硬时,婴儿可能用吐舌动作抗拒进食。表现为喂奶时频繁扭头吐舌,伴有呛咳或拒食。建议家长选用适合月龄的奶嘴,6月龄前以纯液体喂养为主,添加辅食时应从细腻米糊开始逐步过渡。
鹅口疮等真菌感染可导致舌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斑膜,婴儿因疼痛不适反复吐舌。可能伴随哭闹拒食、低热等症状。确诊需就医进行真菌镜检,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配合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
脑瘫早期可能表现为异常口舌运动,如持续吐舌伴肌张力异常。这类婴儿往往同时存在抬头困难、握拳僵硬等表现。需通过头颅MRI及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确诊后需进行康复训练,必要时使用巴氯芬片缓解肌张力。
唐氏综合征患儿因舌体肥大和肌张力低下,常呈现持续性吐舌状态。多伴有眼距宽、通贯掌等特征面容。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确诊,需多学科协作管理,包括语言训练和口腔肌肉按摩,严重者可考虑舌体缩小术。
家长应记录婴儿吐舌频率和诱发因素,保持口腔清洁干燥,避免强行阻止生理性吐舌行为。若伴随进食困难、发育迟缓或异常面容,需及时至儿科或儿童康复科就诊。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6月龄后仍持续吐舌者建议完善甲状腺功能、代谢筛查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