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颈部留置针一般不会引起高烧,但若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到位可能诱发感染性发热。留置针相关发热通常与导管污染、局部感染或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规范操作的留置针穿刺本身不会导致体温升高。临床使用的留置针材质生物相容性良好,穿刺部位选择颈部时,医护人员会严格消毒皮肤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留置针留置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短暂局部轻微疼痛或肿胀,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不会伴随全身症状。日常护理中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牵拉导管,可降低局部刺激风险。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导管相关性发热。留置时间超过72小时可能增加病原体定植概率,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伴脓性分泌物。药物输注过程中若出现寒战、体温骤升需警惕输液反应,常见于抗生素或化疗药物使用期间。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表现为反复高热、寒战及炎症指标升高,此时需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血培养检查。
留置针使用期间建议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出现局部红肿渗液或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导管位置或涂抹药膏,输液前后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可减少导管堵塞风险。发热期间需增加水分摄入并记录体温变化,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