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龟头和包茎粘连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局部炎症刺激、外伤或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包皮无法上翻、排尿困难、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部分男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包皮内板与龟头未完全分离,导致出生后存在生理性粘连。这种情况多见于婴幼儿,可能伴随包皮口狭窄。若无感染症状可暂时观察,多数会随年龄增长自然分离。若学龄期仍未改善,需考虑包皮扩张术或包皮环切术治疗。
包皮龟头炎反复发作是导致继发性粘连的常见原因。细菌或真菌感染产生的炎性渗出物会使龟头与包皮内板形成纤维性粘连,常见病原体包括白色念珠菌、链球菌等。患者可能出现包皮垢增多、瘙痒灼痛等症状。急性期可使用克霉唑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感染药物,慢性粘连需配合粘连松解术。
包皮区域受到外力撞击、摩擦或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粘连。这种情况多见于运动损伤或意外伤害,常伴随瘢痕组织增生。轻度粘连可通过凡士林软膏外涂配合手法分离,严重者需手术松解并预防瘢痕复发。
包皮环切术后未定期换药或过早活动,可能导致创面与龟头异常愈合。术后3天内是粘连高发期,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若已形成粘连,可使用医用石蜡油浸润后轻柔分离,必要时采用硝酸银棒局部烧灼处理。
某些皮肤病如硬化性苔藓、扁平苔藓等会导致包皮内板纤维化,进而引发病理性粘连。这类患者通常伴有皮肤增厚、色素脱失等典型皮损。治疗需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卤米松乳膏,严重病例需行包皮成形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并完全擦干。婴幼儿洗澡时可轻柔尝试上推包皮但避免强行分离。成人如发现包皮红肿、排尿异常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处理。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伤口护理,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