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有脓血性黏液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4.12万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大便有脓血性黏液可能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结直肠癌等疾病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伴脓血便。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或接触污染水源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诺氟沙星胶囊等,同时注意补液防止脱水。

2、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常见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可能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相关。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3、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以回肠末端多见,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治疗需根据病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等生物制剂,或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

4、肠结核

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常伴有低热、盗汗及右下腹痛。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联合用药,疗程需持续6-9个月。

5、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及黏液便,晚期可有肠梗阻表现。需通过肠镜活检确诊,早期可行腹腔镜根治术,中晚期需结合放化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出现脓血黏液便时应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建议选择低渣饮食如米粥、软面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及时完善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治疗期间保持肛周清洁,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压迫。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剧烈腹痛,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