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挖耳朵咳嗽可能是由外耳道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外耳道炎症、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咳嗽通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伴随耳部瘙痒、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挖耳朵时工具可能触碰外耳道皮肤,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引发咳嗽反射。这种情况多为一过性,停止刺激后咳嗽可自行缓解。日常应避免频繁挖耳,使用干净棉签轻柔清洁耳廓即可。
外耳道分布迷走神经分支,机械刺激可能通过耳-咳嗽反射弧诱发咳嗽。这类咳嗽具有突发性特点,可能伴随面部潮红。若反复发作需排查是否存在耳部结构异常,必要时进行耳内镜检查。
挖耳导致皮肤破损可能引发外耳道炎,炎症刺激可诱发咳嗽。患者常伴耳痛、耳闷及黄色分泌物。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耳道干燥。
过敏体质者挖耳可能诱发外耳道湿疹,瘙痒刺激引起咳嗽。典型表现为耳部皮肤脱屑、渗液。可遵医嘱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外用药物,避免抓挠刺激。
不洁挖耳工具可能带入真菌,感染后产生大量分泌物刺激咳嗽。常见症状包括耳道奇痒、黑色痂皮。确诊需取分泌物镜检,治疗常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挖耳。咳嗽持续或伴随听力下降、耳溢液等症状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过敏体质者需远离已知过敏原,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