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孕妇营养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改善消化吸收、治疗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营养不良可能与妊娠剧吐、挑食偏食、胃肠功能紊乱、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每日需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搭配全谷物和深色蔬菜。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模式,在三餐基础上增加2-3次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搭配坚果或低糖水果。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每周摄入动物肝脏不超过100克。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片如爱乐维复合维生素片、润康胶囊等,贫血孕妇可配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需特别注意叶酸应持续补充至孕3个月后,钙剂建议分次服用以提高吸收率。DHA补充剂量控制在每日200-300毫克。
存在孕吐反应时可尝试生姜食疗,餐前服用维生素B6片。胃肠功能紊乱者可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酶肠溶胶囊。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避免立即平卧。
妊娠合并甲亢需使用丙硫氧嘧啶片控制,缺铁性贫血建议配合维生素C片促进铁吸收。慢性胃炎患者可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糖尿病患者需严格进行血糖监测和饮食控制。
每4周检测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孕中晚期增加肝功能检查。体重增长异常时需进行营养评估,通过膳食记录分析营养素缺口。B超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出现生长受限时需住院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孕妇应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空腹运动。卧室保持通风减少孕吐诱发因素,准备梳打饼干等即食食品应对晨吐。保持规律作息,夜间睡眠不少于8小时,午休控制在1小时内。出现持续体重不增或下降、头晕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