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用激素引起的糖尿病通常可以治好,关键在于及时停用激素并配合降糖治疗。激素性糖尿病属于继发性糖尿病,多数患者在停用激素后血糖可逐渐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
激素性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糖皮质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典型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这类患者通常无糖尿病家族史,起病与激素使用时间密切相关。治疗需监测血糖变化,优先选择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缓释片等不影响激素代谢的降糖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骨质疏松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少数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患者可能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不可逆损伤,这类情况需要长期降糖治疗。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还需配合降压调脂治疗。儿童患者更易出现激素相关血糖波动,家长需每日监测指尖血糖,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激素用量,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功能。日常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配合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出现视力模糊、手足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