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梅毒可能引起腹泻和淋巴结肿大,但并非典型症状。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症状表现与分期密切相关。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局部淋巴结肿大,通常不伴随腹泻。硬下疳为无痛性溃疡,多出现在生殖器部位,附近淋巴结可能出现肿大但无压痛。二期梅毒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包括皮肤黏膜损害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此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三期梅毒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但腹泻仍非常见表现。梅毒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好、无压痛,多呈对称性分布。
梅毒患者出现腹泻需考虑其他合并感染或并发症可能。梅毒螺旋体直接导致肠道病变的情况较少见,但免疫反应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若同时存在严重腹泻和广泛淋巴结肿大,需排查是否合并HIV感染或其他机会性感染。神经梅毒累及自主神经系统时可能影响肠道功能,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晚期梅毒。
梅毒确诊需依靠血清学检测,包括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和特异性抗体试验。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梅毒治疗以青霉素类药物为主,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良好。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性行为,避免高危性接触,确诊后应告知性伴侣共同接受检测和治疗。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观察症状变化,出现新发腹泻或淋巴结肿大需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