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运动时皮肤发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胆碱能性荨麻疹、汗液刺激或衣物摩擦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通常属于生理性反应,但也可能与某些皮肤病相关。
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皮肤表层水分蒸发加速,干燥的皮肤更容易出现瘙痒感。这种情况多见于秋冬季节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的人群。建议运动前使用无刺激的保湿乳液,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避免过度清洁皮肤。
体温升高可能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表现为针尖大小的丘疹伴剧烈瘙痒。这种过敏反应与乙酰胆碱分泌有关,通常在运动后10-15分钟出现,30-60分钟自行消退。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汗液中的乳酸、尿素等成分可能刺激皮肤神经末梢,特别是汗腺发达部位如腋下、腹股沟等。汗液蒸发后残留的盐分结晶会加剧刺痒感。建议运动后及时用温水冲洗,避免使用碱性洗浴产品。
化纤材质的运动服装可能产生静电并摩擦皮肤,导致机械性刺激。粗糙的缝线标签也可能引发局部瘙痒。应选择平滑无缝的运动服饰,新衣物建议洗涤后再穿着。运动内衣宜选用速干面料减少摩擦。
特应性皮炎、湿疹等慢性皮肤病患者运动时瘙痒可能加重。这类疾病通常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红斑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控制症状后再进行适度运动。
运动前后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适宜的环境湿度。出现持续瘙痒、皮疹扩散或伴有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日常可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等,避免在极端温度环境下锻炼。建议记录瘙痒发作的时间、部位和伴随症状,便于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