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喉咙经常沙哑可能与用声过度、咽喉炎、声带息肉、胃食管反流、喉癌等因素有关。声音嘶哑是喉部病变的常见表现,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长时间高声说话、唱歌或喊叫可能导致声带黏膜充血水肿。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易出现此类情况,表现为发声费力、音调改变。建议减少说话时长,每日用淡盐水漱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金嗓开音胶囊辅助缓解症状。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咽喉部炎症会累及声带,常伴有咽痛、咳嗽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蓝芩口服液或西瓜霜润喉片,慢性反复发作者需排查过敏原,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
声带边缘生长的良性增生多与长期发声不当有关,典型特征为持续性声音嘶哑且难以自行恢复。电子喉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息肉可通过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较大者需行声带息肉切除术。
胃酸反流至咽喉部会灼伤声带黏膜,晨起时症状明显,可能伴随烧心感。确诊需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治疗需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酸,同时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
长期吸烟饮酒者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声嘶,需警惕喉部恶性肿瘤。肿瘤压迫声带会导致发声异常,可能伴有呼吸困难、颈部肿块。确诊需病理活检,早期可行喉部分切除术配合放疗。
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冬季可使用加湿器。若声音嘶哑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须立即至耳鼻喉科就诊。职业用声者建议每年进行喉镜检查,掌握腹式呼吸等科学发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