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淋巴结穿刺可能引起局部疼痛、出血、感染等副作用,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神经损伤或气胸。淋巴结穿刺是用于诊断淋巴结肿大原因的一种检查方法,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淋巴结穿刺后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穿刺部位疼痛,通常为轻度钝痛,1-3天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皮下出血,表现为皮肤青紫,范围较小,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感染风险较低,但若出现穿刺处红肿热痛或发热,需警惕细菌感染。极少数情况下,穿刺可能损伤邻近神经,导致短暂性麻木或刺痛感,多能在数周内恢复。胸颈部淋巴结穿刺时,存在极低概率导致气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为降低副作用风险,穿刺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避免服用抗凝药物。术后应保持穿刺点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多数副作用程度较轻且可逆,医生会根据淋巴结位置、大小及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穿刺方式,最大限度保障操作安全性。
术后建议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穿刺部位受压或摩擦。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复诊。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减少淋巴结异常肿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