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结节5类通常建议手术治疗,但少数情况下可暂缓手术。甲状腺结节5类在医学分类中属于高度可疑恶性结节,恶性概率较高,需结合超声特征、穿刺活检结果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对于甲状腺结节5类患者,若穿刺活检明确为良性或极低风险微小癌,且结节直径小于10毫米、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征象,部分医生可能建议密切随访观察而非立即手术。这类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监测结节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变化,同时检测甲状腺功能。随访期间若出现结节快速增长、边界模糊、微钙化增多等恶性征象,仍需及时手术干预。对于合并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也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或超声引导下消融术等替代方案。
多数甲状腺结节5类患者仍需接受手术治疗。当穿刺活检提示可疑恶性或确诊为甲状腺癌时,标准治疗方式是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必要时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并为后续放射性碘治疗创造条件。未分化癌等特殊病理类型更需限期手术。妊娠期女性若确诊恶性结节,通常建议在妊娠中期进行手术。青少年患者即使结节较小,因预期生存期长,多主张积极手术。
甲状腺结节5类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甲状腺功能,常规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TSH抑制治疗。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避免颈部剧烈运动。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警惕复发转移。出现声音嘶哑、颈部肿块等异常症状时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