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体高是怎么造成的

6765次浏览

刘福强 副主任医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酮体高可能与过度节食、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酗酒、妊娠期代谢异常、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当体内葡萄糖不足或利用障碍时,脂肪分解增加会导致酮体堆积。

1、过度节食

长期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导致机体缺乏葡萄糖,转而分解脂肪供能。此时可能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逐步恢复均衡饮食,增加全谷物、薯类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避免突然断食或极端低卡饮食。

2、糖尿病控制不佳

1型糖尿病或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时,细胞无法利用血糖,脂肪分解加速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典型表现包括多尿、口渴、呼吸深快。需立即就医调整降糖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3、长期酗酒

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并干扰糖异生,空腹饮酒后易出现酒精性酮症。可能伴有恶心、腹痛等症状。需戒酒并静脉补充葡萄糖,必要时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预防韦尼克脑病。

4、妊娠期代谢异常

妊娠剧吐或妊娠糖尿病可能导致酮体升高,与激素变化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关。孕妇出现顽固呕吐或血糖波动时,应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如少量多餐、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缓解呕吐。

5、严重感染

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时,炎症因子会加速脂肪分解并抑制胰岛素作用。常见发热、心率加快等感染征象。需控制感染源,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妊娠期女性出现持续呕吐需及时就医。运动前后注意补充碳水化合物,酗酒者建议寻求专业戒酒帮助。若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