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结核一般不会通过性传播。泌尿系统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通常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性传播的概率极低。泌尿系统结核可能由免疫力低下、既往结核病史、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泌尿系统结核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为主。结核分枝杆菌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尿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含量通常较低,且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屏障能有效阻止病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衣物等也不会导致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若存在泌尿生殖道黏膜严重破损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理论上存在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可能,但临床实际案例极为罕见。泌尿系统结核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泌尿系统结核患者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以增强免疫力。饮食上可多摄入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和影像学复查。若出现发热、腰痛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