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炎的症状及治疗法

2.6万次浏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贲门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灼痛、反酸、吞咽不适,可通过抑酸药物、黏膜保护剂、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贲门炎多由胃酸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刺激性饮食等因素引起,需结合病因进行针对性干预。

1、上腹灼痛

贲门炎患者常出现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进食后可能加重。疼痛与胃酸刺激黏膜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缓解。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症状。

2、反酸嗳气

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口苦、咽喉异物感。与贲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相关,建议夜间抬高床头,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日常需控制高脂高糖饮食,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

3、吞咽不适

炎症导致贲门狭窄时可出现吞咽阻滞感,严重者需排除肿瘤可能。轻症可通过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抑制胃酸。进食时应充分咀嚼,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

4、胸骨后闷胀

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引发非特异性胸骨后压迫感,需与心绞痛鉴别。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上可选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日常避免紧束腰带,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弯腰提重物。

5、食欲减退

长期炎症可能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出现早饱、餐后腹胀。需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可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根除治疗。建议补充复合维生素B,适量食用山楂、木瓜等助消化食物。

贲门炎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5-6餐且每餐七分饱,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黏膜。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限制油炸烧烤类食品。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复查胃镜,调整治疗方案。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疏导。